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病因
本病是比较常见的内脏下垂之一。一般来说,胃下垂是指胃全部(包括胃大弯和胃小弯)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本病多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腹壁脂肪缺乏和肌肉松弛,腹压减低所引起。体质瘦弱,或久病消耗元气未能恢复,妇女生育过多,过度疲劳以及平时身体肥胖因某种原因骤然消瘦者均易患本病。另外,经常暴饮暴食,饭后剧烈运动,情绪不好。思虑过度,损伤脾胃,也易诱发本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造成。脾主运化主升清主肌内,脾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升举无力,因而使胃发生下垂。
2.症状
患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程较长,下垂较重者,可觉食后饱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常暖气、胃胀、胃痛、隐痛并有下坠感。饭后或行走时症状往往加重,平卧时往往减轻。大多伴有消瘦、头晕、浑身无力、心慌、失眠、便秘或腹泻等。
检查时,多数患者上腹部平坦,下腹部膨隆,腹部肌肉松弛,肌力降低。另外,患本的多数患者,呈特殊的无力型体质,胸部狭窄,躯干瘦而长。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俯卧式,腰带橙开,闭目,全身放松。
(2)取穴: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摩法、推法等。并运气于手掌,从长强穴推至大椎穴,然后用摩法,原路返回至长强穴。这样一推一摩为一遍,如此往复9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