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88书吧 > 明末龙腾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器 过年

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器 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会铸钟就会铸炮……”黄辰每每想起匠人说出这番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就觉得浑身有种冷意,这个时代的前装滑膛炮技术含量确实不算高,可也绝对不像匠人说得那么低。

黄辰毫不犹豫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给匠人们一门弹重只有三磅的小炮,让他们先研究,待吃透技术后试着制造一门出来看看具体效果。铜料方面无须费心,他之前从“休斯顿号(heusden)”上得到三百担、超过三万六千斤黄铜,铸十门红夷大炮都绰绰有余了。

除了一门红夷小跑外,黄辰还将一支重型滑膛枪、一支轻型火绳枪以及一支转轮手枪送到火器作坊研究,当然都是西式,他对中式鸟铳丝毫不感兴趣。其实他手里还有另外一种枪型,卡宾枪,即骑兵马上使用的短步枪,不过目前他对卡宾枪没有迫切需要,而且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懂,现在交给工匠的这些东西就够他们忙碌好一阵子了。

黄辰有造炮的铜料,造枪的铁料则需向外界购买,通过沿海奸商,黄辰买入大批福建福宁、延平二府之铁,两地出产之铁号称建铁,是大明目前为止最好的铁料,没有之一。

黄辰领着人进了火器作坊,院子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制枪、制炮工具,跑前跑后的学徒慌忙退到两旁作揖,脸上无一例外带着浓浓的敬畏之色,黄辰微微颔首,径直穿过院子步入大堂,此时十来个工匠正围着火绳枪和转轮手枪的零部件交流,见到他后纷纷起身行礼。

黄辰没有客气,开门见山问一位老者:“许公。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许公名家肃,是一位年近六旬,肤黑矮瘦,毫不起眼的老者,他是中左所官匠出身,制作了大半辈子火器。在新成立的火器作坊里论资排辈,没人及得上他,是以黄辰让他做了火器作坊的匠人头目。

“炮恐怕还要研究一阵子,”许家肃随后自信的笑道:“铳没问题,现在就可以开工了。”

黄辰笑问道:“没遇到什么困难么。”

许家肃不禁感叹道:“咱们大明的鸟铳,学自弗朗机人、倭人,我常以为鸟铳采两家之精华,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待真正见识到西夷火铳。才知二者之间相差远矣。西夷火铳制作手艺并不比鸟铳复杂,威力却胜过鸟铳,那立在架子上的大火铳,威力更是惊人。要说困难,还在这西夷手铳身上。”许家肃指着桌上数十个转轮手枪零部件,说道:“此铳机关极多,各个精密,非能工巧匠不能打制。”

转轮手枪虽然有很多零部件。然而黄辰认为对中国工匠只有发条存在一些难度,其他零部件应该都没问题。

随后黄辰参观匠人制作火绳枪。更准确的说,制作火绳枪管。火绳枪结构非常简单,产量之所以始终提不上去,和枪管制造困难有关,钻、刮膛铳就要近一个月时间,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对这个问题黄辰曾询问过威廉欧洲制作一支火绳枪的用时。后者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过可以肯定不会用这么久时间。黄辰猜测问题出在了工具上,许是钻床工艺不足,许是钻头、挫刀等钢材硬度不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对此他也没办法,只能先将就着,日后找机会再改进。

官制鸟铳给黄辰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火药气体泄露,火星四处乱射还算轻的,炸膛都碰到不少次,以致使用官制鸟铳之人,射击时提心吊胆,个个“闭眼、扭头、缩脖子”,本来火绳枪的准度就够差了,这么一弄,能打得准才怪。因此黄辰一再告诫许家肃等匠人,务必用心造枪,若他们敢拿他麾下士兵的生命开玩笑,他便敢拿他们的生命开玩笑。

许家肃在官匠堆里混了大半辈子,最是清楚其中猫腻,解释说官制鸟铳之所以爱炸膛,一是上面有人贪污,克扣三成用料钱算有良心的,克扣一半是常态,再是下面官匠无利,卷铳筒时能糊弄便糊弄,粗细薄厚不均,甚至单筒卷成。上下只顾自己,没人顾铳好坏。

黄辰不置可否,他向沿海奸商购买的民间火铳出事概率相对较低,但亦非没有,难道他们也有这样的原因吗?总之一句话,出了事情就拿许家肃第一个开刀。

许家肃听罢不禁苦笑,第一次觉得匠人头目这个座位有些烫屁股。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辰天天往火器作坊跑,监督匠人工作的态度还有进度。

漳、泉沿海近来形势慢慢有所好转,不是因为官府有何作为,仅是年关将近,海盗们抢够了准备开开心心过个好年,过了十五,漳、泉沿海又会变回原来模样,甚至比那还要糟糕。

这个年,相信巡抚朱一冯、总兵俞咨皋心里绝不会痛快,两人败光了福建的家底,被踢出官场已成定局,俞咨皋更是有生命危险,只待战报传至京师。当今小皇帝可是个杀伐决断的主儿,九千岁魏忠贤都被他生生逼得上吊了,斩一个名臣之后又算得了什么。

眼见除夕越来越近,张刑舰队总算赶在年前返回烈屿岛,此次鸡笼之行一切顺利,获得白银两万余两,货物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搬入去往马尼拉的西班牙大帆船货舱,伐尔德斯托张刑向黄辰致以问候,并期待两人数月后的再一次会面。

庄默并未跟着舰队回来,抓捕台湾土蛮并非一件容易之事,而且不是土蛮中的佼佼者他看不上眼,预计会在台湾呆上一到两个月。

除夕当日,烈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与中左各地门挂白布,愁云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辰麾下单单水陆兵就超过了五千人,非战人员上百、杂役奴婢数百、俘虏上千,总人数多达六千余人,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热闹可想而知。除了那些新近加入的俘兵,大部分人兜里皆不乏银子使,置办了好些年货,鞭炮从早上断断续续到晚上,最终达到**。

望着漫天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烟花,威廉惊叹得目瞪口呆。他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美的烟火,这简直就是上帝的杰作。同时他又对明国人的“奢侈”感到无法理解,单单烈屿一岛就燃放了这么多的烟花,整个中华帝国呢?绝对、绝对、绝对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倘若把所有烟花消耗的火药集中起来,足够大明王朝打无数场战役。

“baas,为什么?要知道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威廉向黄辰道出了心底的疑问。

黄辰想了想解释道:“我们中国人比欧洲人更容易得到硝石,容易千万倍——还有传统。在火药尚未发明之前,更久远以前。我们中国人就有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它象征着祛除邪恶,以及获得好运,不止中国人,每个人都希望如此,不是吗。”

黄辰的解释很合理,可威廉还是无法理解中国人这种“疯狂”的行为。

黄辰同样认为这很疯狂,但是。他却是烈屿岛购买烟花最多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