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代,给资治通鉴作注的大学者胡三省对冯道加倍的义愤填膺“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不过真奇怪了,汉人在元代已是亡国之人了。为什么胡大学者还活着?廉耻何在?只因他不是宰相这样的人臣之极,就可例外的活着?
清朝就更不得了了。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把冯道罪行提高到了一前无古人的高度——冯道之恶浮于商纣王,其祸烈于盗跖矣!真不知冯道是怎样伤害了他,也不知他有什么资格去这样评价冯道?
回到宋朝。欧阳修,司马光们在大骂冯道无华夷之防,无人臣之节时,一方面又把沙佗人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立为正朔朝代。也就说边骂冯道不该给夷人打工边又承认夷人创立的江山朝代是合法的。真不知他们运用了什么样标准,站在了什么样立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甚至是揣着明白说糊涂。
按他们理论,冯道早该死了。他应至少死十一次。每一次皇帝的更换,他都该殉葬一次。尤其面对耶律德光时,他应横眉戟指,大骂不绝,然后引颈向刀,为民族留一千古佳话,给他们忠臣孝子的排列加上一号码。至于当时中原百姓们嘛,自然也要像冯道学习了,都给皇帝殉葬。那是个至高无尚的光荣!
回到冯道本人。忠君,也要有可忠之君啊……唐庄宗,一就知听戏唱k的皇帝。忠于他?那你得会唱戏。唐明宗好点,冯道也没不忠唐明宗啊。到李从厚,太短了,做皇帝才个把月时间。冯道跟李从厚还没树立感情呢。也许李从厚也不记得冯道是何许人吧?所以也实在无法忠起来。后面李从珂跟石敬塘皇位更替,一个唐明宗半子,一个唐明宗义子。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是皇族家务事,冯道管他干什么,谁做不都是你们自已人?而当耶律德光灭掉后晋,占领汴梁,蹂躏中原时,已外放做官的冯道主动进京。可他绝不是来争官做的,且冯道还有点怕耶律德光再抓他回辽国(石敬瑭卖国求荣时,需一个人出使契丹,表达诚意。这任务非冯道莫属。冯道毫不犹豫——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这一句话让冯道留下了千载骂名。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妙语连珠——好个奴才的奴才!冯道一去,就被耶律德光留住了。后来冯道装可怜,将耶律德光的赏赐全买了炭。德光奇怪:你有收集炭的喜好吗?冯道流泪:我不习惯北方冷天气,只好多存些炭,免得冻死了。耶律德光于心不忍才放冯道回国)。冯道此次进京,只是在尽己之能做些救人的事。当时节度使将军们都挡不了契丹人,让耶律德光杀进中原。冯道自认在耶律德光心中还有些份量,他要救这些乱世中命贱如蚁的百姓们,请看他与耶律德光的对答:
光“你为何来见我”道“无兵无城,怎敢不来”
光“你是何等老子(老家伙)”道“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这也成了后世儒家君子们对冯道口诛笔伐的资本。简直就是胹颜事敌,毫无廉耻。
接下来这句话是重点。光“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一语救万人“此时佛出亦救不得,只有皇帝救得”一语道破真谛:想当皇帝,就得留下这些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会要你这个皇帝!公道自在人心!不管后世人如何攻击贬低冯道,当时因这一句话,中原百姓存活下来的数不胜数。当冯道死后出殡时,开封民众自发组织列队道旁,纸钱飞舞满天,路旁树叶都成了灰色。
所以说五代无明君可忠,但有一样却是可忠的。忠于人民!冯道在这方面干得真是不错。除了从异族皇帝手中救下无数百姓外,冯道将自己俸禄全部赈赠乡里,自己长年住茅屋。将士们抢来美女要送给冯道一些,冯道坚决不要,实在推辞不了就另找房子养起来,为她们寻找家人,送她们返乡团聚。在为父亲守孝在家时,老仙亲自躬耕田野。有乡民因生病没法种地时,他会在半夜悄悄替人种好。唐明宗的小康之朝,冯道用唐朝诗人聂夷中《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来规劝皇上要居安思危,普施仁义。
冯道实在不算什么儒家弟子。孔圣人叫人乱世隐。他没隐:孔老师你别骗人了。你自个领着一大帮弟子四处求官,怎么让我们隐呢?于是冯道在五代这乱世中出了。且一出数十年没下来过。估计孔子看了这春风得意的弟子也要妒忌吧。不属儒家属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他偏字可道,追求说的出做的出的道理。非儒非道,也许跟墨家实用主义有些接近吧?
不管如何,冯老仙在显德元年(954)4月17日这一天仙游了。柴荣有些惆怅:我还想让你看看我怎么做唐太宗第二呢。但您老走得早,看不到了。也罢!等我真成唐太宗的那一天,再料纸告诉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