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88书吧 > 海上长城 > 483 蝴蝶之六月六日 4

483 蝴蝶之六月六日 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盟军如同历史上那般登陆诺曼底。这个消息对于李广来说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好消息或者坏消息。

对于诺曼底登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心态。

大英帝国其实并不如表面上那么积极。丘吉尔一惯仇视红色-苏联,他内心的期望是等苏德在东线战场打的精疲力尽才出手。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丘吉尔甚至恨不得德国把苏联给灭了。因此,军事上,英国首相丘吉尔主张从欧洲“柔软的腹部进攻”,也就是地中海方向。这个方向远离德国的中心,作战难度低,说白了就是通过打外围,慢慢的削弱德国。最重要的是耗尽苏联的最后一点力量,英国少死点人。

当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就是采用的先外围削弱的战略,英国旧计重施,理由上倒也勉强。要是站在英国的角度上,李广其实是赞成丘吉尔的。他甚至有点佩服丘吉尔,大英帝国执掌全球牛耳数百年,底蕴丰厚,培育出这么一个目光长远的首相,绝对是英国人的福气。至于对其他国家是否公平,人家丘吉尔是英国首相,不是世界首相,为本国民众考虑,理所当然。

美国方面对于诺曼底登陆态度是积极的。对于美国来说,早在一战后,经济上已经是全球头号,但是经济的头号却不是国际政治的老大,二战爆发前英国牢牢的把持着话语权第一的位置。

这种情况,对于生机勃勃的美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二战对于美国来说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世界老大的机会,政治上和经济上双重的老大。

因此,在这种争当老大的心态下,美国在欧洲作战是相当积极的,美国政客们看的很清楚,一个国家要想做老大。仅仅依靠经济是绝对不行的,战争才是树立起一个大国威严的最主要途径。

由于亚洲欧洲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同,落后的亚洲显然没有欧洲重要,故此历史上美国的七成资源都投入了大西洋战场方向。

只是由于李广这只蝴蝶的存在。美国战争资源稍稍的倾斜向了太平洋战场,使得美国战争资源在太平洋战场和大西洋战场上平分。其实这也是麦克阿瑟能在四四年三月份就开始菲律宾战役的物质基础,更是在菲律宾战役尚未结束,尼米兹就能再次发起硫磺岛战役的底气。

美国急着登陆欧洲,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算是远见卓识的原因--罗斯福为首的美国精英们很担心,时间拖得太长,德国整合了占领区资源后,战争潜力增加,以至于美国将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取胜。因此。美国选择了直击要害的战术,直接登录法国诺曼底,和德军硬碰硬的死磕。

站在罗斯福的角度上,李广所能选的战略怕是不过如此,甚至同样的佩服罗斯福的远见卓识。

斯大林听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长出一口气。盟军登陆欧洲,简直是把套在斯大林脖子上的绞索松了一圈。这时的苏德战场,和历史上不同。历史上从四三年中期开始,苏军已经开始了战略反击,但是在这个时空,苏军最多算得上和德军相持,纯粹是在苦苦支撑。

看看苏德战场的形势就知道。苏联的境况是多么的危机。

南方战场,乌克兰方向苏德两军现在处于诡异的游击战状态。在这个方向上,两国都无法派出大军。四三年年底,世界范围的放火行动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生产,乌克兰号称苏联粮仓,更是深受其害。在这个地区。粮食别说供应军队了,乌克兰民众饿死的状况几乎是普遍现象。为生存而战,没有国家没有意识形态,只是为生存而战,乌克兰百姓已经疯狂。德国给粮食,就为德国卖命。苏联给粮食,就为苏联作战。德国的粮草军火会被抢劫,苏联的军火部队照样会被袭击,无数的乌克兰人在这片土地上厮杀,杀异族也杀自己人。令斯大林震惊的是,苏军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就如同历史上那般,死于乌克兰游击队之手。

东方战场,以库尔斯克为中心,德军重兵集结。由于战略重心的转移,德军在这里采取了修筑工事死守的战略。

在这个时期,苏军倒是把大纵深战术练的越发熟练。但是在德国元帅冯.屈希勒尔在北方战场上率先使用大纵深战术之后,成效卓然,德军一干将领迅速的掌握了这种战术的关键。因此,德军再不是如同历史上那般的防线缺乏纵深。在几百公里的战线上,德军使用了著名的弹性防御战术,苏军几次突破,都未能达成战略目的。总之,在这个方向上,苏军虽说是攻势作战,但是也早已精疲力尽。

北方战场。本来是历史上两军作战的次要战场,但是在这个时空却成了苏德两军的主战场。

自从德军占领了列宁格勒,整个波罗的海沿线,就成了德军的控制区。而波罗的海也成了德国后院的游泳池,德国的船只日夜不停的在从苏联的北方运输各种物资到国内,也同时送来各种物资军火和士兵。

表面上看,德军是被水作战,但是当波罗的海上一点敌军势力都没有的情况下,大海却成了最可靠的后勤供应渠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