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已过,士皓明示意大家随意,咸鱼拍手让歌姬起舞,大家也放开了,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饮酒谈天。
士皓明举着酒爵来到蔡邕和郑玄身旁,“郑大师、师傅,今天到我这来不会是光来蹭饭的吧。”
郑玄指点着士皓明,“伯喈,你这弟子够机敏的。”蔡邕笑着摇头,“康成,你就直说了吧。”
郑玄对下首的儒生们招招手,跟着郑玄来的儒生一直在关注郑玄,见到郑玄招手纷纷起身。
“这几个都是我的弟子,现在想在忠义手下任个官职。”“没问题,郑大师的高足,我求之不得,扬州现在的规矩是要从底慢慢做起,不知道几位先生的意思?”
“理当如此,士大人何不考较一下我等。”说话的人眉目疏朗,声音洪亮,“不知这位先生是?”“在下清河东武城崔琰,崔季珪。”
“崔先生,另外几位大才是?”“东莱王基,王伯舆。”“乐安国渊,国子尼。”“郗虑,郗鸿豫。”
“几位先生有什么要教我的?”儒生相视一笑,国渊清清嗓子,“各位师兄弟,我先来吧。”大家一起点头,“理当师兄先来。”
“士大人领扬州牧以来,兴农桑传教化,百姓归心,正是扬州发展的好时机。”国渊话锋一转,“但是,大人应该派出专门的官吏核查土地,对扬州各郡的土地根据情况分等级,划分不同的税收,另外大人的屯田有如神来之笔,但也应设置官吏,防止出现屯田和百姓的土地出现纠纷。”
国渊对扬州的农桑专门下过功夫,对于这些侃侃而谈,“国先生大才,请国先生出任扬州典农校尉一职,扬州所有土地的核查以及屯田事宜交给国先生管理,典农校尉暂规程昱管。”
国渊喜上眉梢,“谢主公信任,子尼必然不负主公重托!”
崔琰和几人谦让了一下,“主公招贤馆在交扬两州为大人推荐了不少人才,现在黄巾被招降,不少避乱江东的人才也相继回归乡里。主公与徐州交好,何不将招贤馆开到徐州去?”
“这不现实吧,要是到徐州开招贤馆,陶谦大人估计不会同意。”“徐州世家林立,但唯糜、陈、曹三大家马首是瞻,主公曾与三家一起同抗黄巾。他们也曾借兵给主公讨贼,主公应该多与他们书信往来,必要时可以一起做一些生意。”
扬州和南中合作的事情还在初级阶段,所以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崔琰也就没有点破。“多结好徐州世家,陶谦大人忠厚长者、爱民如子,到时候主公给陶大人写书信一封,言辞恳切,再委托世家游说,则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