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击波港口攻击队指挥官蔡勇的座机于9时40飞临空,他身后以立体棱阵展开的100舰载机如同一群饥肠辘辘的秃鹫,迫不及待地要扑向猎物。
猎物……猎物在哪里?
战舰呢?水机呢?
防波堤里面空荡荡的,连只舢板都没剩下。
怎么办?
搜!
才过了两个钟头,飞机追不上就算了,舰队应该没跑多远,往四周转上几圈,找得见就打,找不见就回来把港口炸了,鱼雷打码头怎么了?哼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如此下定决心,蔡勇打出“跟我来”的信号,率队先往东面搜索而去。
机场攻击队的24架“枭鹰”和10架.=|电”于9时50分飞抵目标上空,长长的跑道两侧看不到一架飞机,几门高射炮不断把延时引信炮弹射向天空,在距离机群很远的地方炸开团团黑烟。
指挥官司徒别无选择,下令“枭鹰”向机场设施投弹,“海闪电”用机枪压制高射炮。
100枚炸弹冰雹般地砸下,整个机场瞬时被闪耀的红光覆盖,塔台、机库、油库、弹药库、兵营相继化为火海,滚滚浓烟升腾到几百公尺空中——司徒飞到十几公里外的巴拿马城时还清晰地看得到那些烟柱。
“那些歪歪斜斜的烟柱仿佛在嘲笑我们的失败,本来是要摧毁敌机群的,结果连敌机的毛都没捞着……”
司徒事后回忆道。
蔡勇要比他幸运得多。
向东搜索半小时后,蔡勇的攻击队终于找到了目标——高挂星条旗地美国舰队。仔细识别后,确认敌舰队由康涅狄格型战舰1艘、皮特斯堡型大巡2、圣路易斯型大巡3艘及700吨型驱逐舰10艘组成。令人惊讶的是,敌舰队竟排开了本是我军独有的轮形阵——以战舰和2皮特斯堡型大巡为核心,其他各舰分散环绕在周围,相对一字长蛇的纵阵,显然更利于编队各舰规避空中攻击。
没时间多想,蔡勇拔出信号枪,连打两发红色信号弹,遮天蔽日的大机群迅速分成数路纵队,咬定舰队中体形最大的六舰,绕着***下降到十几公尺低空。贴着海面发起突击。
祁冰所在的一一七舰攻中队盯住了个头最大的那条康涅狄格型战舰,只见猎物的四个大烟如火山爆发般剧烈地喷吐着黑烟与火星,被舰体切开的海水在舰+=|,..|.呈现出一条条雪白地、蚯蚓般左右扭曲的航迹。
中队以三机为一组,迭次从敌舰左后方掠过,下降高度的同时,翅膀贴着翅膀转了一又四分之一圈,正好来到敌舰左前方位置。
各机看准领队长机信号,散开成扇形阵,根据即时解算的提前量。机头对向敌舰航向延长线,在规定距离上相继投雷。九条鱼雷呈扇面射出,大大封压了敌舰机动空间,以提高攻击成功率——这便是所谓“鱼雷面积攻击法”,本来是水面雷击舰只的战法,在实际演练中发现同样适用于技术水准还较原始的海航部队——尤其是在攻击大型活动目标时。
这一次,敌舰的抵抗异常猛烈,祁冰刚按下投雷按钮,就发现四周几乎被如织的光痕填满了,下翼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目地开了几个窟窿。
“中队长的飞机——起火了!”
后座小陆在传音管中急迫地叫道。
果然,处于扇面中央——也就是最前端——的中队长机。机头已包裹在浓烟烈火中,看一眼就知道没救了。
“中队长——”祁冰捏紧拳头,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却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中队长地座机拖着长长的烟迹坠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