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能与主公争雄北方唯有曹操和袁绍,自建安元年,曹操窃得天子移驾许昌,坐拥朝廷,执天下牛耳,多年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征伐四方不臣,声威远播四方,势力一日日的壮大,为主公日后之大敌,可是这样的人偏偏不可轻易讨伐,闻听其多年来治军严谨,兵精将勇,又有荀文若等良谋辅佐,占据朝廷之大义,虽兵力民力不如主公,可是却很难速胜,如果战事一旦陷入僵局,其中变数太大,袁绍虽性缓,也会成为最大变数之一,还有凉州军阀。”
二毛说:“如我们一旦攻伐徐州,曹操岂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他不会趁机发兵,或是助袁,或是渡河图伐冀州么?这样不是逼迫曹袁结盟么?”
“许昌距洛阳不远,多年来曹操一直想夺取洛阳稳定许昌侧后方的安全,可是主公有驻军在那一直未获成功,现如今又有重兵驻守洛阳,曹操还有何胆量轻易出兵助袁呢?”
田丰说:“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极有名望,袁绍也是当世人杰,聪慧异常,麾下又有谋臣良将辅助,下邳城坚,不易攻伐啊。”
“袁绍占据徐州不过一年,嘉窃料之,公有十胜,绍有十败,绍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著名的十胜十败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是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而您拨乱反正,以严治政,州郡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治胜于他;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胜于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然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有时会有疏忽,到了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无法分辨正确和错误,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来推行它,错误就用法律来纠正它,这是文胜于他;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样,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主公有了这十胜,所以击败袁绍没有什么可难的。
郭嘉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是完全可以与孙子兵法一比的。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孙子兵法就是著名的兵法经典。孙子兵法的宏观战略思维优异,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却对敌我双方统帅的人性欠缺了研究和谋划。如果仅仅从人性的把握上,十胜论是比孙子兵法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