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电影,其实也是给自己的玩死了。80年代,每年香港电影的产量,有400多部电影。而嘉禾、邵氏、新艺城这样的大公司加起来每年的产量不过是百部电影。
其余的电影数量,绝大多数都是小公司,或者是读力制片的导演随便拉起一些投资,就弄出来的低成本、劣质的闹剧。
每年300多部低质量的电影,除了在香港本地电影市场中上映之外,更是热衷于到海外市场骗钱。
台湾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市场,在这个年代并不挑剔,或许垃圾电影业能够在海外市场赚钱。
但是放映多了这种低质量的电影,随着东南亚市场观众的品味逐渐的提高,不免会认为香港的电影垃圾电影多过于精品的电影。
等到香港电影的口碑,从现在的“都好看”,变成观众眼里的“垃圾居多”的时候。好莱坞的精良之作的大片,就会一下子,冲垮香港电影在亚洲票房电影市场的统治地位。
张少杰没有办法让香港成百上千糊口饭吃的小导演们,不去拍摄低成本、圈钱为目的的烂片。
但是张少杰至少可以影响宝龙电影公司的经营,让宝龙电影公司成为“大成本,大制作”的典范!
未来好莱坞全部热衷于大制作的时候,“狮门电影”以小成本小制作的小众电影,从好莱坞众多大公司的高成本大片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香港的电影基本都是小制作,以数量取胜。
要在香港的电影市场获得发展,那就要反其道而起,做一个专业做“高成本,大制作”的公司。
玩这种行为艺术,让自己与整个香港其他的电影公司区别开来,建立自己独特的口碑和品牌,才是生存之道!
——————这个年代,拥有自己的片场,只有嘉禾、邵氏。
邵氏的片场是邵逸夫在60年代初,土地价格低廉时,大肆买下的私产。现如今邵氏电影、tvb电视台,都享受了邵逸夫当年廉价圈地的好处。
嘉禾电影公司则是依照当年的香港电影相关政策,从当局手中租下片场几十年的使用权。嘉禾万万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因为片场的土地租约到期,会被收回的那天。
宝龙电影公司,拍摄的《大唐双龙传》的古装剧,原本邵氏的影城更适合拍古装电影,不过张少杰想了想,还是租用嘉禾的片场拍片。
因为,张少杰在嘉禾的片场说得上话的,至少邹文怀、何冠昌等等嘉禾的高层,与自己的关系较为默契,况且《大唐双龙传:起源》这一部电影,口头约定是在嘉禾院线上映。如果,宝龙的剧组跑到邵氏的片场拍了大半年的戏,无疑会让嘉禾方面不断起疑心。
片场中徐克颇具大将之风,不但是吴岱融、程小东、张叔平这些在影视圈没有混出头之辈被他指挥的如臂使指,就连大名鼎鼎的袁和平,小有名气的林青霞、万梓良,无一敢和徐克耍大牌。
当然了,除了徐克确实有一点才华之外,而是统御有方,有张有弛,充分考虑剧组人员的情绪,这才能够让剧组显得充满效率和活力。
导演如果太过于高压统治,那么剧组可能会听话,但是故意消极怠工,将戏拖慢进度,或者是明明能够拍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剧组却耍花招,降低电影的质量。
如果管理的太过于宽松,那么可能整个剧组,嘻嘻哈哈,不能认真对待电影的拍摄。
张少杰旁观不久,不由的大为佩服!
一个导演,不但要拥有才华,并且还要有管理几百人的领导能力!
光是有才华的,不能当好导演,只能去当武术指导、造型设计、摄影师之类的工作。光是有管理才能的,也不能当好导演,只能去当管理。
既有才华又能管理,才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张少杰觉得,一个优秀的导演,至少相当于军队里面一名优秀的团长
(未完待续)